开江县探索推广“三大模式”为乡村振兴发展“添砖加瓦”
来源:开江县乡村振兴局
发布日期:2024-01-02
点击数:人次

​2023年,开江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根本措施,以争创“全省乡村振兴成效显著县”为引领,积极探索推广三大模式:“国资领投”建管运、“稻田 ”“果林 ”绿色生态种养、片区“五大中心”带动,奋力开创全域乡村振兴新局面。

创新“国资领投”建管运模式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推进共富优势作用,先后撬动各类资金37.7亿元投入乡村振兴。按照“园区发展一体推进、社会事务属地管理”的总体思路,推进农业园区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创新“领导小组 管委会 国有平台公司 专家咨询委员会 乡镇”管理架构体系,园区发展质效大幅提升。坚持以抓工业的思维抓农业,探索“连片开发 效益单元”运营模式,由国有平台公司对稻渔园区2.88万亩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开发,形成50至200亩不等的效益单元,进行二次发包,形成“大园区 小业主”发展格局,核心区内人均年收入实现2.79万元,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5.7%。通过国有平台公司全域谋划包装国家储备林建设融资项目2个,总面积约32万亩,整体提升森林抚育质量,推动林权变股权和保值增值。

推广“稻田 ”“果林 ”绿色生态种养模式

开江县严格按照“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原则,持续研究推广综合种养和水旱轮作“稻田 ”模式、种养循环和林下套种套养“果林 ”模式,推动“一田双收、一地多产”。特别是不断升级和完善“121”尾水循环利用种养、大闸蟹“种草、投螺(挂蚌)、稀放、配养、调水”立体养殖模式、有机高钙米种植及质量“开江标准”,构建“微生态、零排放”系统,实现亩产“千斤粮、万元钱”,成功培育“开江大闸蟹”“开江小龙虾”“巴粟香米”等8个“三品一标”品牌,“开江大闸蟹”连续三年获得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开江小龙虾”火爆川渝、进入全国大市场,稻渔综合种养经验入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四川实践十大典型案例,“稻田 ”产业模式获评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农业农村改革十大优秀案例。

探索片区“五大中心”带动模式

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系统集成的办法,破解乡村发展辐射带动不足、资源配置不优、协同发展程度不高等瓶颈问题,率先在“稻田 ”片区打造“三农”服务、应急救援、综合治理、社会事业服务、审批服务“五大中心”,对片区进行全覆盖,既有效避免公共资源稀释,又大幅提高公共服务质效,有效促进片区空间、人口、产业布局优化。如,片区应急救援中心建成前,力量需从城区调度,耗时超过1小时,建成后,救援力量仅需5至10分钟到达,极大缩短应急响应时间,经验做法获省应急管理厅全省推介。又如,将县级256项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至片区审批服务中心,实行县乡同权,实现群众办事“少跑路”“就近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