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需求,在“普法内容”上下功夫。实行“订单式”普法,根据各贫困村法律需求,制定普法计划,到51个贫困村开展法治宣传54场次,惠及群众6200余人。开设“农民法治夜校”,普及群众日常生活、生产涉及法律知识,同时加强扶贫政策宣传和感恩奋进教育。
抓载体,在“普法形式”上下功夫。与县文广新局联合,创新“社会文艺+普法”试点工作,发动社会文艺宣传队参与普法工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供普法服务,搭载文艺“小舞台”表演法治文艺节目16场次,惠及群众2000余人。
抓示范,在“示范引领”上下功夫。积极指导全县贫困村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帮助贫困村制定、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全县30余个贫困村已成功创建县级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