淙城街道办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决策,严格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狠抓领导干部学法,推进法治建设。一是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街道党工委中心组理论重点学习内容,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习近平法治思想等法律法规,党工委中心组每年学法不少于4次,分主题分阶段有序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学通弄透,深入推进依法执政。二是强化机关干部学法。定期组织机关干部集中学法,开展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及时查找在学习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落实整改措施。三是强化村居干部学法。利用干部大会,组织村居定员干部以会代训,学习法律知识。组织“两委”干部、定员干部和各小组长召开村(社)职工大会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十多部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法律法规知识水平。
(二)广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法治氛围。一是坚持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开展“3月法治宣传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五四青年节”、“6.26”禁毒宣传月、“安全生产月”、“12.4”国家宪法日、“暑期防溺水宣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反诈宣传等主题活动。二是加强法治宣传阵地建设。利用村(社区)宣传栏,张贴法律条例,实现法治宣传常态化。三是重视“法律明白人”培养。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培育一批以村“两委”班子成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组长等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提高法治乡村建设水平。四是定期组织普法宣传活动。将法治宣传与“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电信网络防诈骗、养老诈骗专项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日常工作等相结合,邀请专业法律顾问,利用群众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发放《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禁毒、反诈宣传单页”等宣传资料,使法律条文深入人心,辖区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明显提升。今年以来,累计悬挂宣传标语20余幅,设置法治宣传专栏16个,发放各种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共计5000余份。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依法行政。一是实行科学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对涉及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程序进行决策。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重大行政决策中的作用,邀请法律顾问参与合同审查、规范性文件制定等工作,为街道依法行政提供专业法律支持。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二是提高执法水平。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和考试,不断提升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共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培训4次,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三是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街道办法律顾问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4名,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有效提升依法执政水平。四是全面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人民调解制度,坚持分类调解、分级调解原则,建立淙城街道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共同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今年以来共化解矛盾纠纷358件,有效维护了辖区稳定。
二、存在的不足
(一)普法形式较单一。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方法还比较传统,对不同群体的需求把握不够精准,导致部分群众对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理解度还不够高。
(二)行政权力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行政综合执法人员不足,针对辖区执法对象监督力量不够,司法和行政的良性互动机制还不够完善,基层执法的监督约束方面比较薄弱,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行政行为。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坚持开展法治宣传。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抓好“关键少数”,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学习、模范践行,大力开展法律“五进”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提高广大群众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二)积极探索普法形式。充分利用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针对青少年、企业职工、老年人等不同群体,把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作为宣传重点,以各类重大节点为契机,结合工作实际和社会大众需求热点,利用当前流行的大众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方式,通过多样化表现形式开展普法活动,把单向式的灌输过程变为互动式的融合过程。
(三)统筹开展法治工作。充分运用社会力量,鼓励和引导各类法律服务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员加入普法队伍,提高普法志愿者队伍法治宣传水平。同时,将法治工作与综合行政执法工作及其他工作相结合,例如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与社区日常入户检查工作结合,统筹开展工作,减少人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