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和个人:
根据工作安排,我局牵头起草了《开展“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一、征求意见时间
2025年5月7日至2025年5月13日
二、意见反馈
请将修改意见以信函或电子邮箱的形式反馈至县经信局,并注明姓名、住址、工作单位及联系方式。在此,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对经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熊德波
联系电话:18282997773
电子邮箱:414423704@qq.com
邮寄地址:开江县经济和信息化局304办公室
附件:1.开展“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
2.开江县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名单
开江县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5月7日
附件
开展“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工作方案
(送审稿)
为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做精做优农产品加工产品,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与市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提升“田城田品”知名度与美誉度。围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企业,鼓励企业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从农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做深做特农产品加工产业,打造水产、粮油、豆制品、白酒等4个主导产业 1个林业特色产业,以“链”聚势,提升产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到2025年底,完成精深加工产品包装设计升级10款、研发精深加工新产品6款,“田城田品”品牌授权企业达20家,新增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企业1户,成功培育规上企业1户,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3亿元、电商销售占比提升至45%。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以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作为主打产品和发展方向,聚焦品牌提升、产品提升、销量提升,采取“3 3 5”组合拳,整体提升“田城田品”质效。
(一)策划三大主题活动,助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转型升级
1.组织开展“田城 f 新品”为主题的农产品新品研发攻坚行动。
鼓励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本地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攻关,以粮油、水产、豆制品、白酒、林业“五大”产业为重点,突出即食食品、功能型产品、场景化套装三大方向,引进先进生产线,建立“企业主体科研院所消费大数据”协同创新模式,针对户外休闲、家庭消费、商务伴手礼等场景开发定制化产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田城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一是开发“田城田品”套装。田城集团负责礼盒的包装设计和商标授权,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研发和深度开发新产品,组建专业团队,全面整合各类农产品,研发场景化套装产品。如:研发包含坚果类、豆干类等开袋即食的休闲食品组合套装产品,满足消费者便携式、多样化需求;研发含有小袋去芯莲子脆、独立包装豆制品和迷你熟食便携小包装等户外野餐混合套装;研发包含预制类、熟食类等家庭聚会所需大容量分享装;研发包含开江格格、开江大闸蟹等具有田城特色的商务伴手礼套装。
二是研发“田城田品”新品。巴蜀米业负责组织专业研发团队,充分利用现代加工技术,研制田城米粉、即食锅巴、米花糖等新品,丰富产品种类,助力企业快速推出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协助天源油橄榄组建橄榄油新产品研发团队,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研发高附加值的橄榄油新产品,如美容护肤类橄榄油、橄榄酒等衍生品等,提升油橄榄产业链的整体附加值,支持开江贡米、巴蜀香米、绿升橄露等本地知名粮油品牌,拓展精深加工产业链。县工业发展促进中心牵头,开江万达开食品工业研究院负责与二篓酒、菊酒坊合作开展果酒、白酒产品研发,开发有田城特色兼具市场竞争力的果酒和白酒新产品,形成完整的产品配方和生产工艺,打造具有开江特色的酒类品牌;与纯正、高桥豆制品厂合作,全力攻坚食品保鲜技术,开发火锅豆笋、豆笋预制菜等田城特色新品。县水产中心负责虾蟹、珍珠等水产新品研发,立足我县珍珠养殖、虾蟹产业基础,打造具有田城珍珠商标的珍珠制品自主品牌;延伸开江小龙虾、开江大闸蟹产业链,与行业先驱企业合作,打造具有田城特色的水产品预制(半预制)产品,推动我县传统水产养殖向精深加工转型升级。
三是提升“田城田品”特色。支持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研发新品、延伸产业链。鼓励谷子里、宝源白鹅等26家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参与,对豆笋、橄榄油、板鸭等本土特色产品进行优化升级。鼓励天源油橄榄、天池金鳞茶业等企业立足本公司现有产品,进一步挖掘产品的价值,研发茶叶制品、豆制品、熟食肉制品等具有“田城”特色的精深加工产品。推动珍珠、虾蟹等水产加工企业积极向下游拓展,借助电商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直达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鼓励茶叶类、水产类加工企业,抱团发展农业旅游等新业态,打造具有“田城”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牵头单位:县经信局、县国资中心、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相关县属国有企业,完成时限:2025年10月底前)
2.筹划举办“田城・匠心”为主题的农产品包装创意设计评选活动。
“田城・匠心”活动5月底启动,面向全县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设计机构、学校师生及设计爱好者征集农产品包装创意设计作品,作品要具有创意性、美观性和实用性,能够提升“田城田品”区域公共品牌包装水平。活动将组织专业评委按设计创意、文化内涵、实用性、环保性等标准审核,评选“田城田品”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等,每个奖项设置4个等次并给予适当奖励。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田城・匠心”活动宣传推广,扩大活动影响力。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财政局,完成时限:2025年11月底前)
3.筹划举办“田城 f 销冠”为主题的农产品销量年度冠军评选活动。
“田城 f 销冠”活动11月底启动,面向全县从事田城农产品销售的个人、团队以及相关企业,全力激发农产品销售活力,拓展田城田品市场版图。评选活动标准统一、内容多样,重点考量销售业绩,包括销售额、销售量的增长幅度;销售渠道拓展成效,如开拓新电商平台、线下零售终端数量等;客户满意度,依据消费者反馈评分确定;创新性营销手段,如特色促销活动、新媒体营销创意等。评选结果将在开江发布等媒体矩阵平台公示。活动设立奖项,表彰销售佳绩者,借助多渠道宣传,营造良好销售氛围,推动田城农产品销量攀升,提升田城田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
(牵头单位: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监局、田城集团,完成时限:2026年2月底前)
(二)出台三大奖补政策,助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质增效
1.给予设备补贴,鼓励企业提升产能。支持企业采购自动化分选、智能包装、低温杀菌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设备,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设备更新项目,按项目设备核定投资额的5%给予单个项目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优先支持设备投产后产能提升20%以上的企业。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增产扩能,对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新增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的技改项目,按核定设备投资额的5%给予单个项目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200万元;对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标杆项目额外奖励50万元。
(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国资中心,完成时限:2026年2月底前)
2.给予研发奖励,激发科研创新动力。研发成果需取得发明专利授权或通过省级以上新产品认证,产品实现量产并产生实际销售额(年销售额≥500万元),经财政等部门核定,按研发投入总金额的1%给予奖励,每年度给予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资金支持。对牵头完成国家级、省级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并通过成果评价的企事业单位,按照该项目国家级、省级实际拨付经费总额的3%奖励研发团队,每个国家级项目最高奖励10万元、每个省级项目最高奖励5万元,此项奖励累计不超过30万元。
(牵头单位:县科技局,责任单位:县财政局、县经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国资中心,完成时限:2026年2月底前)
3.给予推广激励,拓展田城田品市场。鼓励企业使用“田城田品”品牌入驻盒马鲜生、京东农场、东方甄选等高端渠道,给予首年渠道佣金5%补贴;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展销会(如农博会、糖酒会),并给予每个参展企业1万元的展位费补助;对年度品牌宣传投入超100万元的企业,按增量费用的10%给予奖励;单个企业年度补贴不超过30万元。
(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国资中心,完成时限:2026年2月底前)
(三)采取五大保障措施,助力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突破发展
1.成立工作专班,实现精准调度。组建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设在县经信局。全面负责全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行动的统筹协调以及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建立常态化工作调度机制,专班办公室定期对工作进展进行梳理与分析,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专班组长每季度进行一次工作调度,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牵头单位:县经信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国资中心,完成时限:2026年3月底前)
2.强化资金保障,夯实发展支撑。筹集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确保激励政策落实落地;专项资金主管部门牵头开展资金使用绩效评估,对虚报冒领、挪用资金的企业,追回奖励补助资金。
(牵头单位:县财政局,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审计局,完成时限:2026年3月底前)
3.拓展宣传推广,扩大品牌影响。打造“线上线下体验”三维传播矩阵,充分利用交通要道的广告宣传优势,在成渝高速开江段、县内主干道等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的“田城田品”高架广告牌,提升品牌曝光度;举办“田城田品嘉年华”活动,组织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现场展销优质产品,并同步开展直播带货,促进产品销售与品牌传播。积极与抖音、拼多多等知名电商平台合作,开设官方认证的“田城田品官方旗舰店”,通过平台流量扶持与精准营销,进一步提升曝光度;同时,策划制作“田城匠人”系列短视频,深入挖掘农产品加工背后的匠心故事,全年发布不少于5期,借助新媒体传播力量,提升田城品牌影响力。
(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商务局,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融媒体中心,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
4.强化招商引资,夯实产业基础。全面梳理世界500强等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名单,深入分析企业的投资意向、产业布局和市场需求,形成招商引资目标清单。针对珍珠、虾蟹等特色精深加工产业,制定详细的招商图谱,积极与目标企业沟通洽谈,推动1-2家龙头企业落地见效。(牵头单位:县投促中心,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开江工业园区、县农业农村局,完成时限:2025年12月底前)
5.加强人才培育,增强发展后劲。制定食品工程人才培养计划,积极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为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培养实用型人才。制定“土专家”评选培养机制,开展“田城英才”“田城首席专家”等评选活动,激励更多人才投身农业产业发展。定期组织本地“土专家”到合作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进修学习,提升本地人才技能水平。(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经信局、县科技局、县农业农村局、开江工业园区、各乡镇党委政府等,完成时限:2026年2月底前)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工作,认真对照方案明确的目标任务,结合职能职责和工作实际,及时安排、细化措施、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
(二)加强工作激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田城田品提升行动的工作激励。各乡镇(街道)、县级相关部门(单位)按目标任务占60%、创新举措占40%计算综合得分,依据测算结果适当予以激励。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全县工业经济的贡献中,按工业产值贡献占40%、统税比贡献占40%、就业带动占20%评估企业的综合得分,依据结果予以激励(具体激励办法由专班制定详细方案报批后实施)。
(三)加强部门协作。工作专班要加强统筹调度,县经信局要切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深度发展,田城集团、巴粟米业要带头展现国企担当;县文旅局要组织好创意设计活动;县商务局要举办好产品销售活动;县文体旅游局、县融媒体中心要做好宣传工作;其他各有关部门都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工作合力。
附件2
开江县田城田品提升行动工作专班名单
组 长:张永红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刘茂堃 县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苟 佳 县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
副组长:官秉飞 县经信局党委书记
毛 令 县经信局局长
成 员:刘 洋 县发改局副局长、项目服务中心主任
江 鹏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熊德波 县经信局副局长
郑 琼 县商务局副局长
唐 余 县财政局党组副书记、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副主任
刘艳妮 县文旅中心副主任
王 嵬 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熊少华 县税务局副局长
吴成见 县科技局党组成员、县科情所所长
王小琴 县国资中心副主任
雷黎明 田城集团副总经理
下设办公室在县经信局,苟佳兼任办公室主任,官秉飞、毛令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工作专班的日常组织协调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