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林场改革融合思维开启脱贫新路径
来源:县自然资源局
发布日期:2018-10-23
点击数:人次

近日,四川省林业厅造林处童伟处长一行到开江县长岭镇精准贫困村山溪口村调研林场改革与林业扶贫工作。童伟处长一行先走访了部分贫困户,详细询问林区精准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随后在贫困户家召开了“扶贫日”座谈会,就林场改革如何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问题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山溪口村村主任、贫困户、专业户、生态护林员等40余名群众参加了此次座谈。

开江在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中,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方法。把改革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以“五个融合”带动林场周边村社的村民特别是精准贫困户参与林业生态共建,强化林区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林业产业立体循环基地,以“两结合三产业”的模式,走出一条“生态+产业”的改革脱贫路径,带动林区周边9个贫困村、289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344元,脱下了贫困帽。走出一条与林场周边村民融合发展的可持续生态脱贫之路。

图1. 省林业厅造林处童伟处长(左2)到贫困农户家开展调研

一、融合理念,形成共识 

通过入户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主动征求林场周边村社村民对国有林场发展的意见建议,引导村民一起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与国有林场一同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同时,合作发展绿色产业,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转变。

图2. “扶贫日”座谈会现场

二、融合资源,统筹规划

通过整合林区周边贫困村集体林、贫困户个人林2万余亩,纳入林场协同管理,统一规划,根据贫困村的实际情况,集中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开发“森林+种植”、“森林+养殖”、“森林+康养”、“森林+旅游”等绿色产业,带动周边乡村发展森林人家和森林食品。

三、融合基建,强基惠民

将林区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规划,同步实施。通过争取中央财政资金100万元、省级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整合县级资金900万元,完成林区贫困村道路建设11.7公里,饮水池13个,饮水管道12.3公里,工区标准化管护营房300㎡,林下养殖圈舍3处共370㎡,林区贫困村全部实现有安全饮水、有安全住房,有通村水泥路、有通讯设备设施,为贫困村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融合模式,产业共赢

一是“林场+贫困户”结合,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林场出生产资料,贫困户出劳动力,利用森林资源共同发展“森林+种植、养殖、旅游”产业,所得收益按照“四六”分成。目前林场已经成立2个专业合作社,入社贫困户500户,发展林下种植基地4000亩,发展4类养殖业,禽类12000余只、畜类1000余头,总产值达50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2000元。二是“林场+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结合,成立造林公司。国有林场与入股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实行股权量化,国有林场占51%,3个专业合作社占49%,公司每年的收益按照各方股份比例进行分红。贫困户即可参与造林获得务工收入,同时又有收益分红,带动230户户均增收1000元。

图3.国有林场林下养殖圈舍

五、融合联防,绿色发展

开江县林区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为了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带动林区困难群众脱贫奔康,林场在周边村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聘请了288名生态护林员,形成“村民积极参与资源保护,森林资源助推村社发展”的联防共保发展理念,目前林区发展森林人家20家,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森林人家10户,贫困户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开启了林场“生态脱贫通道”,实现了“以林养人”和“护林脱贫”的双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