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拳整治突出问题。落实食品安全党政同责、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建立县、乡、村、生产经营主体四级网格化责任体系,聚焦“法治监管、精准治理、社会共治”三大核心实现全覆盖监管,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百日攻坚行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排查冷链食品、校园餐等重点领域问题隐患214个。
二是智慧赋能全程监管。有序推进“互联网 明厨亮灶”工程,以“三个一”(一专班、一团队、一会议)为抓手,建成外卖“阳光厨房”139家,覆盖学校、养老机构等场景;推广“食安封签”,发动8名外卖骑手担任“食安哨点”,实时上报风险线索。创新“校园餐督导 培训”模式,现场整改隐患26处,下达责令整改书13份,立案6件,抽检食用农产品392批次。
三是强化舆论宣传引导。采用“线上 线下”多种宣传方式,定期开展“进医院、进社区、进学校”活动,通过摆放展板、播放宣传短视频及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组织230余户商家开展网络餐饮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暨警示教育1次。充分利用“12315”“12345”等监督举报平台,积极回应消费者诉求,处理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投诉6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