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开江县灵岩镇便民服务中心聚焦山区群众办事“远、难、慢”核心痛点,以队伍建设为“内核引擎”、服务环境为“暖心载体”、流程优化为“提效关键”,实施系列优化举措,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质效,成功打造具有灵岩辨识度的便民服务阵地,切实拉近政务服务与群众的距离。
一、队伍提能“强内核”,锻造专业服务铁军
(一)优化架构明权责
依托乡镇机构改革,整合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并将政务服务纳入核心职责,精选9名熟悉农村业务、群众基础扎实的干部充实窗口一线,配备专职主任统筹协调,构建“专人专岗、权责清晰”的服务架构,从组织层面夯实服务基础。
(二)双向培训提能力
建立“走出去学 请进来教”立体化培训机制,组织窗口人员赴开江县政务服务中心及兄弟乡镇学习10余次,邀请县职能部门业务骨干下沉授课5次,重点攻克社会救助、农机补贴、宅基地审批等高频事项办理难点,确保服务规范高效。
(三)AB岗制保畅通
全面推行“AB岗”兜底制度,明确岗位互补责任清单,实现A岗离岗时B岗无缝衔接,全年杜绝“窗口空岗”现象,保障群众随时能办事、好办事。
二、环境焕新“暖民心”,构建便民服务空间
(一)硬件升级增便利
按照“功能集成、便民实用”原则,改造提升150平方米服务大厅,划分综合受理、自助服务、休息等候等5大功能区,配备共享雨伞、应急药箱等10余项便民设施;针对山区老年人较多的特点,增设大字版办事指南、语音叫号系统,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
(二)载体创新惠民生
结合灵岩镇“赶集日”传统,打造“赶集驿站”服务品牌,每月逢3、6、9日联合司法所、应急管理办等站所开展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等“一站式”服务,累计覆盖群众600余人次;同步拓展“流动驿站”模式,组织村干部每月进村入户送政策、办业务,将服务延伸至田间地头。
(三)监督闭环促提升
设立政务服务公示栏,公开办事流程、投诉电话,每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受理-整改-反馈”闭环机制,今年以来已根据群众诉求优化服务举措4项,群众满意度提升至98%。
三、流程简化“提效率”,打通服务堵点难点
(一)一窗通办减环节
打破部门壁垒,将农保、民政、残疾人等领域222项事项纳入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窗口统一出件”模式,通过数据共享减少群众提交材料40%以上,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清单管理明指引
对照开江县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编制灵岩镇特色事项清单,明确61项高频事项的办理条件、时限和材料清单,制作“一次性告知清单”二维码墙,群众扫码即可清晰查询,实现“一看就懂、一办就成”。
(三)特殊关爱零跑腿
针对山区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群体,组织镇村干部开展“敲门服务”,上门协助办理医保缴费、养老认证等业务,累计提供代办服务3600余人次,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
四、服务质效“显成果”,筑牢基层服务根基
今年以来,灵岩镇便民服务中心累计接待办事群众1500余人次,受理各类服务事项2100余件,办结率达100%,群众平均办事时间缩短60%,“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便民服务格局逐步形成,切实以政务服务优化升级提升群众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