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动态 / 专题报道 / 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达州市开江生态环境局关于2019年上半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日期:2019-07-08     点击数: 人次

达州市生态环境局:

根据达州市生态环境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达州市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计划的通知》(达市环办发〔2019〕45号)要求,我局认真组织开展了辖区环境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等监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环境监测任务,出具监测报告79份,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提供了科学支撑依据。现将2019年上半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环境质量监测

(一)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按照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关于进一步加强四川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监测事权上收及社会化运维工作的通知》(川环监站〔2017〕358号)要求,我局积极协助第三方运维公司做好了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运维和管理,保障了省控站房用地、电力供应、网络通信、安全和第三方运维人员出入站房等日常运行所必需的基础条件,并在日常监控中发现空气监测数据异常时,及时与第三方运维公司进行了沟通,确保了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的连续正常运行。2019年上半年,开江县有效监测天数为181天,应测天数181天,有效监测率达100%。

(二)降水监测

坚持逢雨必测,共采集16次降水样品,监测指标有:pH、电导率、降水量及硫酸根、硝酸根、氟、氯、铵、钙、镁、钠、钾9种离子浓度。

(三)水环境质量监测

每月按时完成省控断面新街桥水质监测,监测项目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基本项目进行监测,并按时向市环境监测站上报数据。

(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

每季度按时完成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宝石水库61项水质

监测;完成上半年全县17个乡镇共22个点位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完成上半年5个万人千吨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五)声环境质量监测

每季度按时完成5个点位的功能区噪声监测,每个点位连续监测24小时。

二、污染源监测

(一)“测管协同”执法监测

按照测管协同工作机制要求,我县环境监测站会同环境监察执法大队,不定期开展 “测管协同”执法监测。2019年以来,共开展10次测管协同执法监测,为环境管理机构及时排查污染源、采取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重点排污单位监督性监测

按照《2019年四川省重点排污单位名录》(川环办发〔2019〕13号),我县共有5家重点排污单位。2019年上半年,已完成开江县红岩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开江县三巨环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达州市铮锋能源有限公司3家重点排污单位的监督性监测。

三、专项监测

(一)“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

按照“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监测相关要求,每月我县环境监测站会同达川区环境监测站共同完成了葫芦电站生态补偿水质监测。

(二)达州市市县河长制河流水质监测

每月完成县内2条县级河长制河流2个考核断面水质监测。

四、其他监测工作

(一)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每季度完成“河长制”七河一库32个考核断面水质监测;

(二)每月完成重庆市梁平区—开江县跨界流域3个水质断面联合监测;

(三)完成辖区内污染事件调查及环境投诉监测。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9年下半年,我局将强化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加强环境能力建设,提高监测业务水平,为环境管理做好技术支撑。

一是继续抓好各项监测任务,全面完成上级下达水、大气、声环境质量各项监测,做好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地表水、饮用水源、生态补偿、“河长制”和重点排污企业等监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各项监测任务,为环境管理和环境决策做好科学技术支撑。

二是强化监测人员培养与队伍素质建设,提升监测技术分析水平,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达州市开江生态环境局

2019年7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