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39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县乡村振兴局:
现将袁刚代表在县十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建议》(第039号建议)协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产业扶持问题
一是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对带动脱贫人口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继续给予认定与扶持,在项目安排、示范评定、融资贷款、保险保费、用地用电等方面倾斜支持。继续实施脱贫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政策。充分发挥农民合作社组织引领作用,积极引导农民入社,优先吸纳符合条件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入社,将农民合作社入社率作为项目扶持的分配因素之一,到2025年脱贫地区入社率提高5个百分点。推进“龙头企业+基地 农产”“园区 业主 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组织方式,完善“持有资产+保底收益+效益分红”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带动脱贫户参与生产、加工、服务等环节,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合作共建一批特色产业园区、飞地园区。深化脱贫地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合并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推动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完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措施,加大对农民工等群体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落实力度。
二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坚持风险防范工作和产业发展同研究同部署。强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风险防范预警工作机制。定期开展特色产业发展风险评估,将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主要评估对象,聚焦生产、经营、联农带农和政策措施落实等重点,系统评估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风险。从技术援助、市场服务、保险减损、金融风险化解、绿色发展等方面,完善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具体措施。
二、队伍建设问题
一是不拘一格聚人才。为破解农村科技创新和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制约,开江县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总体要求,实行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来去自由的人才“柔性”引进新模式,引进农业硕博人才31名,对口招录大专以上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53人,目前全县农业农村专业技术人才已达465名。成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结合银杏、油橄榄、“稻田 ”“果林 ”等特色产业发展需求,综合运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等方式,分类型、分层次培育农业从业人员、回乡创业人员。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602名,返乡创业人员1824人,各类土专家、田秀才356人。
二是效益单元助“双创”。将政府进行田型调整、“四网”配套的集中连片产业基地划分为若干个50至200亩的效益单元,引导大学生、农技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创客入驻创新创业。稻法自然公司、民生渔业公司等龙头企业提供“五统一”服务,创客负责日常生产管理。目前已吸引各类创客主体160余名入驻示范区创业。经过孵化培育,59名创客逐步掌握了现代种养技术和管理运营模式,开始独立承包效益单元,28名返乡农民工将效益单元发展成为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家庭农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返乡创业就业的培训。
开江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3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