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网络理政 / 提案议案 / 政协提案

关于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68号提案的答复函(A)

来源:县教科局     发布日期:2018-06-22     点击数: 人次

唐海燕委员:
  你在政协开江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自救自护能力的建议》(第68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立了“三大主题”教育活动长效机制
  近几年来,我局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活动。2017年11月,我局制定了《开江县教科局关于学校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整合学校、家庭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建立以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干预等为主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开展以“关爱生命·夯实课堂教育”为主题,以学校为主导的学校安全教育活动。
  一是严格落实课堂安全教育。各校严格执行《四川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方案(2015年修订)》规定,开齐开足《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课程课时。《生命·生态·安全》:1-6年级每周3课时,7年级每周2课时,8-9年级单周1课时、双周2课时;《家庭·社会·法治》:8-9年级单周2课时、双周1课时。各校严格按照教学常规“六认真”要求,加强对《生命·生态·安全》、《家庭·社会·法治》课程教研、备课、上课、作业、考试、评价等工作环节的检查。
  二是强化安全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把安全法制教育与反邪教警示教育、禁毒教育、防灾减灾科普教育、应急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各学校每月开展的安全法制宣传活动、班队活动,结合校园安全状态、季节特点等确定主题,并适时调整或确定多个主题:2月,开展寒假期间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教职员工(含临时工)安全法制培训;3月,开展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活动;4月,开展防范校园欺凌宣传教育和“三禁两不”专项治理活动;5月,开展“5.12”防灾减灾、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活动;6月,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禁毒教育活动;7月,开展暑假期间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教职员工(含临时工)安全法制培训;9月,开展防恐防暴宣传教育;10月,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11月,开展“11.9”消防安全宣传活动;12月,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及预防传染性疾病宣传教育活动。
  三是开展应急实践体验活动。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消防、防恐防暴、自然灾害等综合性应急演练,各类演练均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提出的要求、程序等组织实施,确保师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四是建立安全教育检验机制。各学校以安全法制知识考试、竞赛、演讲比赛、作文比赛、手抄报比赛、征集广播稿和校园报刊稿、教师公开课和点课赛等多种形式,检验师生安全法制宣传教育效果。
  五是加强安全法制阵地建设。各学校结合校园安全文化建设、“法律进学校”等工作要求,固化安全法制宣传阵地。通过安全法制宣传专栏、橱窗、展板、班级黑板报、校园广播、校园报刊、校园网络平台、LED电子屏等,广泛宣传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简案或应急处置流程、应急处置措施)、安全常识和法律常识;通过在校园显著位置、教室、走廊、楼道、寝室、食堂、运动场地等部位,张贴安全法制宣传标语、安全提示语、应急疏散示意图、安全法制名言格句等,营造浓厚的安全法制宣传氛围;开辟专门的安全法制图书角(图书柜)、视频观看区、应急教育体验室以及师生手工作品、摄影作品、书法作品展览室等安全法制宣传场地。
  (二)开展以“关爱生命·构建家校共育”为主题,以学校、家庭为主导的家校共育共建活动。
  一是建立“三位一体”教育网络体系。建立教育与乡镇、公安、市场监管、交警、交运、文化、司法、等部门单位联络联动机制,健全完善学校、社区(村)、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形成目标一致,功能互补的教育合力。
  二是构建“家校联系”的教育平台。建立教师常态化家访和家访回访制度,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学校每班老师至少每周通过电话、家庭访问、QQ聊天、微信群、家园联系手册等多种方式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尤其是留守学生家长进行一次沟通,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引导鼓励儿童努力学习,自爱自强。各校规范建立了班级家长联系通讯录、QQ群、微信群的使用,完善工作群内管理制度,确保每个班的家校联系群明确一位学校领导干部监管。
  三是开展家校共育系列活动。定期召开专题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或座谈会等活动。各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增强家长会的互动性、开放性和主题的多样性,使家长会成为学校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在寒暑假、国庆长假、特殊季节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告家长书》或《家长问卷》,对发放的书信、问卷做好回执回收保管工作。
  (三)开展以社会志愿者为主导的留守儿童教育活动。
  一是构建志愿者服务体系。县关工委、县民政局、教科局、总工会、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积极发动乡友、商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志愿者服务活动,构建政府主导、部门主责、社会参与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各中小学校要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组织、指导本校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
  二是打造志愿者服务团队。团队志愿者需要具备奉献精神和所参加的支援服务项目及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素质,根据自身愿望和条件至少选择一个志愿项目,从事一定时间的服务工作。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而出现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社会问题,要进一步做好全县志愿者招募和管理工作,搭建更加宽广的志愿服务平台,形成系统的志愿者服务体系,提高志愿服务管理、运行的科学化水平。依托教职工志愿者、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心理健康志愿者等重要群体,不断壮大关爱留守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队伍,与留守学生结成“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关系,在情感、生活、学业、安全等方面予以关怀与照顾,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志愿服务活动。
  三是精准志愿者服务对象。进一步建立完善留守儿童、残疾儿童档案登记管理制度和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认真落实以学校为主体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责任,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摸底调查,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做到一人一台账,完善家长联系手册,动态管理,将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和监护人变化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并及时更新,准确掌握留守儿童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管理服务工作。
  四是开展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一是开展“送知识”活动,深入学校、家庭,做好未成年人和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知识、安全、法制、食品卫生、健康饮食等知识宣传。二是开展帮扶助困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捐赠救助”等爱心服务;三是开展“送快乐”活动,利用“六一”“元旦”等节庆日与留守儿童一起过节,赠送小礼物,有条件的可对困难家庭留守儿童进行经济帮扶。四是对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维护,积极配合妇联、团委、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工作,预防和打击侵害留守儿童人身财产权利的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
  二、强化督查,狠抓落实
  2018年,我局将结合《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活动基本规范》要求,法安股牵头基教股、教研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督查学校落实《开江县教科局关于学校开展“三大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中安全法制教育的工作情况。一是教研室以点赛课为模式,督促学校加强《生命生态.安全》教学研究。二是基教股以教学常规检查为机制,督促学校落实《生命生态.安全》课时和课堂教育、检验(考试、竞赛)等要求。三是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德育四+X为抓手,督促学校构建学生安全“家校共育”有效平台。四是法安股以安全巡查(随机考核)为手段,督促学校打造安全法制阵地建设,夯实每周安全课堂教育,开展好每月安全法制主题宣传教育(警校共育、家校共育)活动,落实每学期应急演练活动;同时,实行学校应急演练活动资料备案制度。
  在节假日前及敏感节点期间,要求各校利用集会、散学典礼对学生加强防溺水、交通安全、用电安全、森林防火等安全防范教育,同时通过发放假期告家长书或教师家访工作,让家长明确学生假期安全管理责任。
  最后,再次感谢你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政策法规和安全监督股  朱洪旭
  联系电话:8232585


  开江县教科局
  2018年6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