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函(B)
张小波委员:
您在政协开江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警惕“社会问题”教育化》(第90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留守儿童”方面
近年来,县教科局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重要抓手,整合各类资源,依托组织、阵地、社区资源和志愿服务力量,扎实推进牵手关爱行动,切实有效的把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落到实处。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制
坚持以政府主体、县教科局主导、乡镇社区学校具体实施,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层落实”的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机制,县关工委、县妇联、团县委、各乡镇社区中小学校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工作。
(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制度
为更好地落实关爱留守儿童的具体工作,县关工委、县教科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公安局等部门每学年对留守儿童进行认真调查了解,深入家庭摸清所有“留守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和联系方式,建立留守儿童工作档案资料和联系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三)实施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针对当前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而出现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安全失保”等社会问题,县关工委、教科局、县民政局、县妇联、团县委、县公安局等部门积极发动乡友、商会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与留守学生结成“一对一”、“多对一”、或“一对多”帮扶关系,在情感、生活、学业、安全等方面予以关怀与照顾。
(四)配备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学校积极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逐年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五)构健全社会参与的立体工关爱网络
联合民政、妇联、团委、文明办、关工委等各有关部门大力建设“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少年宫”、“校外辅导站”等留守儿童课外活动场所,在双休、节假日让留守儿童参加书画、乒乓球、电子阅览等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和精神。定期邀请老干部、知名人士到学校对留守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理想教育,聘请派出所民警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法弛教育和安全教育,形成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深厚氛围。
二、“控辍保学”方面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国办发〔2017〕72号)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川办发〔2018〕3号)精神,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相关部门(单位)、各中小学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接受并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统筹推进“控辍保学”,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全县齐动的工作局面是关键所在。
按照“县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共同负责的控辍保学“五长责任制”,层层分解落实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实行乡(镇)长负责制,切实担负起本辖区“控辍保学”工作总体责任,加强对辖区学校管理,建立健全乡镇-行政村(社区)-村民小组三级联动防护网络。二要全面建立定期调查登记机制、联控联保机制、行政督促复学机制。三要全面保障工作要素,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落实扶贫政策。现阶段诚如你所谈到的,控辍保学的联动联防、部门协作推进,政府主导落实还有一定的局限,导致教育部门和教师的压力特别大,近期县政府将召开控辍保学工作会,在会上将下发《开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文件,县政府将与乡镇政府、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责任,层层推进控辍保学工作,以此改变控辍保学工作现状。
最后,再次感谢你们对教育工作的大力支持!
联系人:青少年活动中心 张正勇 联系电话:8235811
开江县教科局
2018年6月22日